“生日快乐!”7月19日,在2025“童书”首场讲座上,全场小读者一起为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庆生。1941 年 7 月,市少儿图书馆诞生,至今已走过84年。2022年7月19日,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正式开放,上海小朋友又多了一处书香阅读场所。
近期,为庆祝建馆84周年,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精心策划一系列活动。7月18日晚,“天空画板”光影秀再次点亮图书馆的夜空,2025馆庆特别活动暨“少图奇妙夜”热闹非凡,为少年儿童和亲子家庭带来一场融合书香、探索与欢乐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少图奇妙夜”当天,在馆内阅读的亲子家庭。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吉祥物“蜜宝”惊喜现身“奇妙夜”,陪伴小朋友们为少儿馆共同庆生。自诞生以来,这只圆滚滚、充满好奇心的“知识小精灵”深受大小读者的喜爱。从馆内随处可见的卡通标识、活动海报和文创产品,到全市6个蜜宝书房、34个蜜宝书站等各类场所空间、及服务遍布16个区的“蜜宝云书房”服务,都能见到她活泼的身影。

少图吉祥物“蜜宝”。
7月19日,2025“童书”首场讲座将话题聚焦于上海街巷。华裔作家林爱兰、上海小囡雷昕怡、上海广播电视台“ShanghaiEye魔都眼”双语主持人王吟从绘本《我的上海》引入话题,跟着绘本中儿童的视角,从古色古香的豫园走到梧桐掩映的街道,感受上海的风情。
当被问及会给外地朋友推荐哪些上海“必去”的地方,雷昕怡毫不犹豫地说“市少儿图书馆”,“南京西路馆闹中取静,长风馆这边书籍很多,看完书还可以沿着苏州河散步,看到沿河的美丽风景。”她认为上海也是这样,“像一个时空剧场,把清净和热闹结合得特别好。”林爱兰则为即将抵达上海的家人设计好了“打卡路线”,“我会带他们去外滩,坐摩天轮,吃生煎包和小笼包。”
馆庆期间,市少儿图书馆还推出“童言稚语,从看图说话到阅读人生”馆藏特别展,以童趣视角系统呈现《看图说话》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
2025(第十三届)上海童话节与上海旅游节合作的主题短片在地铁、公交全线上线。镜头捕捉到孩子们在城市各个角落阅读的温馨瞬间,一个个手捧绘本的身影,让忙碌的城市中多了几分书香气息。
7月18日,市少儿图书馆与上海市图书馆学会联合举办“儿友好阅无界:少儿阅读与服务创新”学术研讨活动。专家们聚力探讨如何让阅读更加自由、开放和多元,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和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漫步上海,随处可见阅读元素。市、区、街镇图书馆及全市199个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星罗棋布,成为亲子家庭“家门口的阅读书房”。上海童话节链接各区,推出400余场精彩纷呈的少儿阅读活动,“串珠成链”焕发活力。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大征集、“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创作世界”系列活动、“童书”系列讲座等聚焦少儿阅读,讲述中国故事、上海精彩和世界多元。
今年5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魔法童书会联合主办的“亲子共读的回声”(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大征集)荣获2025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国际营销奖项“特别提名奖”。

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大征集活动。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评价 ,“项目经过十年实践,保存了1136份亲子声音档案,吸引了约10万中国家庭参与,活动范围辐射至西南偏远地区,通过整合双语朗读等形式,在促进包容性的同时消除家庭时间的碎片化。项目反映了图书馆激励、教育和连接社区的独特方式;借助书展活动、在线平台和童年档案馆,将图书馆转变为充满活力的文化中心;提供《亲子朗读指导手册》等资源以推动项目的长期开展,是促进代际关系和文化公平的有效模式。”
市少儿图书馆馆长杨燕娜表示,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将以亲子阅读为纽带,继续助力广大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