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宣布启动一项联合项目,以支持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在中国西部的四个地区建设儿童友好、气候适应和繁荣的农村社区。
此次《建设中国西部地区儿童友好、气候适应和繁荣的农村社区项目》,配备了550万美元(约合3916万元人民币)项目资金,将由上述三家联合国机构与商务部、青海省商务厅、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海南藏族自治州政府以及共和县、贵德县政府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唯有深化开放合作,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进民生福祉。”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长尕玛朋措指出。
在这一联合项目的框架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致力于填补当地在气候适应、普惠性公共服务、绿色生计及健康公平等发展领域的关键缺口,重点聚焦妇女、青年、儿童及少数民族人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重点关注三个领域:支持绿色技能与经济发展、强化地方投融资机制以及促进知识与经验交流;联合国人口基金将支持青少年掌握更多知识与生活技能,并促进普惠性老年人照护体系建设,以增强社区韧性,促进代际团结。
“每一名儿童的成长环境都应能响应其需求,并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Amakobe Sande)表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提供其青海环境卫生项目所积累的、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我们的目标是强化儿童友好的、具有气候适应性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提升社区能力,并打造可推广的模式,为中国乃至全球其他国家的乡村地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强化气候智慧型服务、绿色生计、投融资机制及本地能力建设,该项目不仅将改善海南藏族自治州民众的生活,还将打造一个具备韧性、包容且扎根于当地民众需求的农村转型范例。”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表示。
“联合国人口基金致力于赋能年轻人掌握其发展充分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并抓住相关机遇;同时,我们还通过促进全方位的照护为老年人群提供支持,促进不同代际人群的福祉提升。”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那迪娅(Nadia Rasheed)表示,“通过这一创新性的联合项目,我们将携手加强健康、教育与照护服务,重点关注青年、妇女及老年群体,助力建设儿童友好、气候适应且繁荣发展的农村社区,让每个人都能蓬勃发展。”
该项目覆盖生态脆弱的高寒区域,尽管当地在乡村振兴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在气候适应性水和环境卫生系统建设、青少年健康教育、绿色技能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本地化融资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且亟待填补。
这一新启动的联合项目旨在支持中国的国家发展重点任务,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规划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国务院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工作,同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该项目将惠及弱势群体,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和女童、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