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科问、顶科答”,在“SharpMind圆桌对话”环节,顶尖学者们就青年科学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坦诚交流,展现出杰出科学家面对现实挑战的深刻反思与前瞻视野,也为青年科学家提供成长指引。
巴里夏普利斯建议青年科学家:“不要只做那些你已经能够做到的事情,要去寻找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谈到国际科研合作时,罗塞因斯基建议科学家应通过“科学外交”,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发挥建设性作用。拉福格表示,要给予年轻人充足时间,探索新思路与新方法。巴拉苏布拉马尼安指出,当前对探索“未知”领域的高风险研究支持仍然不足,呼吁更多有财力和意愿的人士加大投入。
关于“蓝天研究”这样的纯基础研究与自上而下的战略项目如何平衡,莱维特认为科学既要追求更具挑战性的前沿,也要从应用角度发挥自身专长。在讨论科研出错和公众误解时,布兰威恩强调科学家应避免依赖专业术语,积极投身科普工作。
梅耶认为,科学本身具有颠覆性,公众认知需要适应过程,科学家应在此过程中主动发挥作用。夏普利斯则从自身经验出发,呼吁资深科学家关注年轻一代的才华,切实帮助他们获取科研资助。
参与活动的青年科学家、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青年研究员陈鹏程感触很深:“不同年代的科学家会遇到不同的挑战和挫折,但顶尖科学家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下去,最终会做出有意义的成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