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刚刚发布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的关键词之一。“十五五”时期如何更好地理解创新?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史晋川 主办方供图
10月25日,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史晋川在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主办的“十五五”规划展望专家研讨会上表示,“十五五”期间,真正要鼓励民营企业创新,一定要全面地认识民营企业的创新是什么样的创新,要正确地对待民营企业创新当中的新技术、新模式对原有体制产生的冲击。
史晋川表示,民营企业的创新,既有技术创新,也有商业模式创新,还有体制机制创新。从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发展历史看,一开始并不是技术创新,也不是商业模式创新,而是突破旧体制。
史晋川认为,创新的过程可能会触动旧体制,新技术、新模式会对旧体制产生冲击,引起新技术、新模式和旧体制的冲突。这种冲突是有二重性的,有一些冲击是不合理的,比如价格歧视、大数据杀熟等,有的冲击则是合理的。他指出,应该区分这种冲击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增强对创新冲击的容忍度。
史晋川还表示,政府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不能有厚薄之分,两者同样重要。他举例说,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原来是做量化投资的,量化是一个金融模式,属于商业模式范畴。他再以十几年前阿里巴巴开创的“双11”为例,“双11”带来极高的订单峰值,在经济学上可能是不合理的,但实际上阿里巴巴开创“双11”,不仅是平台经济促销,而且还通过这个大数据来增强硬件和算法的改进和创新,推动阿里云的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