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在一揽子化债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财政部组建专司政府债务管理的新部门。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财政部网站“机构设置”一栏最新信息显示,财政部债务管理司已成立。
根据财政部官网的介绍,债务管理司主要职责为拟订并执行政府国内债务管理制度和政策。拟订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办法。编制国债和地方政府债余额限额计划。承担政府内债发行、兑付等有关管理工作。承担政府外债管理工作,拟订基本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监测监管,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债务管理司设六个处:综合处、中央债务处、地方债务一处、地方债务二处、发行兑付处、监测管理处。债务管理司司长为李大伟,副司长为曲富国、赵则永。
李大伟最近一次出席公开活动是在10月18日,当日在财政部举行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表示,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提前下达的限额重点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重点项目。”李大伟表示,提前下达的限额除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外,还继续支持各地按规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推动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最近一段时间,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多次强调债务管理的重要性。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蓝佛安撰文指出,“十五五”时期,将进一步落实好一揽子化债方案,做好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蓝佛安在文中特别提到,推动建立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长效监管制度,对违规举债、虚假化债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防止前清后欠。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严禁新设或异化产生各类融资平台。优化债务结构,加快构建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在9月1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蓝佛安在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时表示,“十五五”期间,将继续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加快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