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近年来,江西新余市主动适应招商引资新形势,构建“1+5+N”工作体系,推动“投资新余”品牌化、拓展招商资源全球化、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化、创优营商环境高效化、提高招商队伍专业化。今年3月,“投资新余”品牌在仙女湖畔正式启动,标志着新余市招商引资工作进入全新阶段。
如今的新余,正通过打造“投资新余”品牌,构建全新的城市招商形象,向全球投资者展示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以开阔的胸怀、真挚的态度迎接投资者,“投资新余”品牌彰显出澎湃活力。
新余制造——今年以来,新余市锚定打造新型工业强市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落实省“1269”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市“6313”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强劲开局、持续向好的态势。
1至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4.4%、52.5%;六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签约项目175个,金额484.5亿元,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58.5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1%,食品医药、锂电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同比增长23.6%、7.0%、6.8%和2.9%;累计培育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个、省级产业集群5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
数字化改造全面铺开,推动627家企业开展入企诊断、466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转型标杆不断涌现,新钢集团、赣锋锂业获评省级“数字领航”企业,沃格光电等26家企业入选“小灯塔”“数智工厂”等省级标杆企业;平台建设提质增效,钢铁“产业大脑”试运行汇聚数据8万余条,全市三个省级以上园区入选省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新余数字——1至8月,全市新签约数字经济产业项目23个,签约金额22.4亿元。涵盖大数据、网络服务、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数字化改造等多元类型。推动10家本地企业与京东京造供应链签约,23家进入储备池,预计带动6家以上生态链企业投资落地。上海零数、北京天融信、冲上云霄等8家企业在高铁新区集中落户,形成“签约即开业”的新余速度。
全市5个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入驻企业454家,产业规模174.7亿元,集聚度86.4%;环高铁数据产业集聚区已报国家评审;京东(新余)数字经济产业园网络零售额93.9亿元;8个省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91.3%,德虹Mini/Mi-
croLED、京东物流云仓等重大项目陆续投产;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增至142家,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165.8亿元、增长29.1%;率先在全省发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3项数据产品完成交易,“新余数字”影响力持续放大。
新余文旅——聚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推进招商方案制定、推介活动举办、企业走访对接、客商接待服务等重点工作,全力拓展文旅招商渠道,提升招商实效,为全市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上半年对接企业9家,已落地项目3个,总投资2.55亿元。
立足新余文旅发展实际,结合“投资新余”品牌整体规划,编制出台《“新余文旅”招商品牌工作实施方案》。构建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体育招商链条,推动文旅产业与体育、工业、农业深度融合。成功举办2025新余市文化旅游(深圳)招商推介会,将城市文旅推介与招商引资充分结合,采用文旅推介、政策发布、项目签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文旅主题推介、优惠政策发布、战略合作签约、沉浸式体验,多维度展示“浪漫七夕地、天工开物城”的魅力的同时,推动“新余文旅”品牌建设,赋能“投资新余”。
新余消费——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3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连续三季度全省第一;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09.12亿元,同比增长12.6%。1至9月,全市网络零售额137.18亿元,同比增长20.99%。1至10月,全市新增批零住餐限上市场主体67家,同比增长48.9%,再创新高。截至目前,全市商务口消费品以旧换新核销补贴2.88亿元,带动消费20.78亿元。
以“商旅文体健”多元业态融合为突破口,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和场景打造,显著提升消费吸引力。“活力新余潮GOU全城”2025新余市城市消费焕新消费嘉年华活动吸引102家优质参展商,实现销售4247.2万元,客流超20万人次;龙腾天工江西村舟系列赛事,以文化为内核、龙舟为媒介,融入板凳龙、舞龙等民俗巡游创新举办,成功入选江西省体育消费新场景十佳案例;分宜电厂螺蛳小镇通过特色创新性消费业态,融合乐队表演、戏剧表演等表演形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分宜民俗文化的魅力;2025新余仙女湖马拉松以1场赛事+7大主题活动,吸引全国各地2.2万名跑者齐聚新余,掀起一场消费新热潮,赛事期间,累计拉动消费1271万元。
新余服务——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创新推出招商服务、用地服务、金融服务、政务服务、法治服务和物流体系六大核心服务体系。
1至8月,全市已举办或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推介活动25场,全市新签约项目213个。实现“一窗受理、联合验收、限时办结、统一出证”全流程服务,持续推行“双证”服务,园区用地盘活成效显著。组建一支50人的企业综合服务队伍,梳理80项涉企服务事项清单,为企业提供“一条龙”增值服务。持续实施“一业一查一码”改革,将88个行业573个监管事项纳入联查范畴,跨部门联合抽查占比超90%。
推进“一枢纽+三园区+多中心”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客货邮融合发展,全市共建成2个分拨中心、18个乡镇服务站、257个村级服务点,开通7条合作线路,逐步实现县乡村三级配送网格化服务。
原标题《以全新姿态链接全球资源——我市“投资新余”品牌彰显澎湃活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